归有光相关论文
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在其代表作《项脊轩志》中,将对世道人心的洞彻、人情冷暖的感喟,掩映在一悲一笑、一草一木里。通过叙说"百......
《项脊轩志》之所以感人,归有光之所以能够以"淡笔写挚情",主要归功于其出类拔萃却不显山露水的细节描写。文章就从细节的选材、......
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一文突显了他的文道一元论文学思想,同时在平淡文学意境中、在时空交错的行文布局中表达“天下至情”的“道”,......
《项脊轩志》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的名作,文章借一间小屋抒写了个人书宅生活、家庭变迁以及对家庭三位亲人的深挚感情,文短意长......
《寒花葬志》和《项脊轩志》两篇文章充分表现了归有光对妻子、婢女、祖母、母亲等的深切情感,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归有光在人物描写......
摘 要:明代文学的发展中,各种流派交替登场,以不同形式的理论创作确立自身地位的同时,也为文坛注入了活力。前后“七子”与“唐宋派”......
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震川高级中学创办于1997年,以明代散文家、昆山先贤归有光之别号命名,2005年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。学校创......
摘要:《寒花葬志》和《项脊轩志》两篇文章充分表现了归有光对妻子、婢女、祖母、母亲等的深切情感,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归有光在人物描......
曾国藩是晚清一名古文大家,其论古文不仅讲求气势雄奇,须得瑰玮飞腾之气驭之以行,还强调复归自然,有风尘中似嚼冰雪之态.从曾国藩......
作为千古悼亡之血泪之作,《项脊轩志》的抒情艺术颇具特色,文章从它的移情就景,生活细节点染,以乐衬悲,以物寄情来赏析其一唱三叹......
中国散文发展延续了两千多年,从最开始的诸子散文一直到今天的现代散文,其主要基调的变化反映着历史的变迁,人文的继承与创新.无论......
【摘要】“庭有枇杷树,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,今已亭亭如盖矣。”三十五歲的归有光如是淡淡而语,我想他更多的是不愿说,不能说,不敢说。本......
归有光是明代中后期一位普通文人。他认同儒家经典,参与地方文化事务,人生的大部分时光在特定的社区中度过。他的生命历程在传统社会......
归有光于嘉靖四十四年(1565年)方中进士,彼时已年近六十,他的文学创作与其生活道路上的艰辛坎坷密不可分。本文的架构如下:作家的生活经......
赠序文是一种文学性较强的应用文体,源于古代“赠人以言”的传统,由诗序演变而来。赠序最早的形式“送序”盛行于唐代,宋、明时期又出......
自明清至今,归有光一直以散文大家的身份而为人所知。他曾有六赴乡试,九上公车的经历,也曾讲学授徒于安亭,教授学生时文制艺之法,可谓一......
《项脊轩志》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作品,这篇散文通过对发生在项脊轩中的生活琐事的忆写,隐含着作者对家族变迁的悲叹,对亲人的深......
《项脊轩志》是归有光散文的压卷之作,被公认为是“太仆最胜之文”.作者围绕“百年老屋”的几度兴废,追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......
中图分类号:G633.3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672-8882(2011)02-054-02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写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四个女人,......
本文以明中期散文家归有光先生的《项脊轩志》为研究蓝本,先对作者在志中所“明达”或“暗意”的人生悲情做大致总结,并就其形成原......
《项脊轩志》作者归有光是明代散文家,其作品文风质朴,擅长使用简洁平淡的文字来对家人和朋友之间的日常琐事进行描写,记叙友人之......
又翻到归有光的,忍不住驻足眼神,静思默读.rn中国古代煌煌散文之作中,我独独钟情于一篇归有光的.没有雄辩的哲思,没有华丽的词藻,......
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作品历来为人所称道,其中以其抒情散文为尤甚。其抒情散文文字简明,语言朴素,但细读之下可发觉其感染力十足,尤善......
归有光(1507年1月6日—1571年2月7日),字熙甫,又字开甫,别号震川,又号项脊生,世称“震川先生”.汉族,苏州府太仓州昆山县(今江苏昆......
本组笔谈分别介绍了"丛书"为何遴选刘基等八人为"明清八大家";"丛书"的编辑缘起与体例;"明清八大家"各家散文的思想、艺术性,及其......
归有光的散文号称“明文第一”绝非偶然,它取法唐宋八大家,风格朴实,感情真挚,而《项脊轩志》恰恰是对这个评价最好的证明。本文是......
稚子于家,母亲是炉上充溢香味儿的锅子;游子于家,母亲是暮色光环中随风洒动的鬓边白发。家,是多么温暖的字眼,亲人,是多么温馨的挂念。明......
归有光(1506-1571)与李贽(1527-1602)均为明代重要的文学家。学界从未将此两人作一比较研究。从生卒年上看,归有光早于李贽而生,且归、李两......
归有光散文在同期文人中独树一帜,通过一种柔美风格表现他的至情至性,在淡雅、柔和、幽寂的景物描写中,在贤惠祥和的人物形象刻画......
明代归有光以文章卓然名家,享誉后世。在其坎坷的一生中,与佛教亦有一些因缘,主要表现在:虽然他对佛教没有信仰,但喜读佛典,且坚信因果报......
期刊
<正> 在有明散文诸家中,归有光是最受人称赞的作家之一。清初黄宗羲推评其文为“明文第一”。就连当年曾与归有光论战的王世贞。到......
归有光的《项脊轩志》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散文。黄厚江老师说,读写人记事散文,不仅要关注文章写了什么,更应该关注作者或者说文......
【正】《项脊轩志》选自《震川文集》.它的作者归有光(一五○六年——一五七一年),字熙甫,号震川,昆山(今属江苏)人.少时勤奋学习,......
摘要:何为“明文正宗”,历来争讼纷然,清初尤剧。黄宗羲“明文正宗”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批评观念。黄宗羲鼓吹浙东文统,他将归有光与......
<正>归有光的《项脊轩志》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,来表现作者对母亲、祖母和妻子的深情,但从文中的“既为此志”来看,此......
《项脊轩志》是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代表作。项脊轩是作者书房的名字。文章借项脊轩写人记事抒情,深沉隽永,令人回味无穷。之所以如......
比较“桐城三祖”的散文和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,会发现他们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,他们都爱写小文章,都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,捕捉生活的细......